畜牧兽医学报 ›› 2016, Vol. 47 ›› Issue (2): 397-403.doi: 10.11843/j.issn.0366-6964.2016.02.025
佘平昌1,2,梁春年1,2,裴杰1,2,禇敏1,2,郭宪1,2,阎萍1,2*
SHE Ping-chang1,2,LIANG Chun-nian1,2,PEI Jie1,2,CHU Min1,2,GUO Xian1,2,YAN Ping1,2*
摘要:
拟研究牦牛毛囊的形态发生过程及胎儿毛囊发生的起始部位,分析E-cadherin(CDH1)对毛囊发育的作用。采取牦牛胚胎头部皮肤制备组织切片,观察毛囊的形态发生过程;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,定位E-cadherin蛋白在毛囊中的表达;使用qRT-PCR方法,比较不同胎龄胎儿头部皮肤中E-cadherin mRNA转录水平。结果表明,毛囊黑色素颗粒在牦牛胎儿皮肤中不同部位先后聚集,牦牛胎儿头部皮肤在胎龄60~70 d时初级毛囊开始形成毛芽,胎龄130 d时形成毛球结构。次级毛囊在胎龄80~90 d时从初级毛囊中分化出来;并且毛囊的发育可能最先是从头部开始的,其中唇部、眉毛、睫毛、角缘发育最明显;E-cadherin蛋白定位于头部皮肤的表皮、真皮及毛囊中,在表皮中表达较高,在毛囊中呈中等阳性表达;E-cadherin mRNA在牦牛不同胎龄皮肤毛囊中相对转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,而在90 d时转录量较低,显著低于70、120和130 d时(P<0.05)。牦牛头部毛囊在60~70 d时开始形成毛芽,毛囊发育的起始部位可能是从头部开始的。E-cadherin基因可能参与了牦牛毛囊的发育。
中图分类号: